贵州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与世隔绝600年只为完成一特殊任务

2023-08-28 02:47 作者: 来源: 本站 浏览: 我要评论贵州深山发现20万明朝遗民与世隔绝600年只为完成一特殊任务已关闭评论 字号:

摘要: 《邢江河颂》曾言:“邢江碧水美名扬,阡陌纵横稻谷香。”从古至今,桃花源景象引得世人羡慕不已。自明朝建立后,屯堡人的出现则为中国打造别样“桃花源”。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朝代,而每当朝代更迭时,新任统治者便会将前朝反叛势力彻底剿灭,以确保自身...

《邢江河颂》曾言:“邢江碧水美名扬,阡陌纵横稻谷香。”从古至今,桃花源景象引得世人羡慕不已。自明朝建立后,屯堡人的出现则为中国打造别样“桃花源”。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朝代,而每当朝代更迭时,新任统治者便会将前朝反叛势力彻底剿灭,以确保自身统治的稳定。在朱元璋登上皇位,并确立明朝统治后,为彻底剿灭元朝残余势力,他曾派兵四处征战。通过朱元璋及其手下将领的不懈努力,蒙古部落被彻底赶出中原。

尽管如此,朱元璋仍有着许多担忧。为确保西南边陲不受蒙古部落的侵害,朱元璋曾派出一支特殊的队伍来到贵州地区,保护边境安全,自此,这支军队便消失在历史浪潮中,直至晚清时期,与世隔绝六百年的明朝遗民方才重现于世,并为世人揭示明朝时期的真实历史风貌。

晚清时期,一位日本学者曾获朝廷批准,得以前往贵州地区考察。在来到云贵交界的山区后,这位日本学者发现居住在此地的居民,与清朝百姓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为探寻这群居民的秘密,日本学者来到当地政府,打算一探究竟。

经过一番询问,这位日本学者发现,这些居住在山区中的民众自称屯堡人,属于明朝遗民。回到日本后,学者便将贵州山区的见闻一一描写下来,向世人介绍屯堡人的来历及生活在山区当中的目的。

据日本学者记述,明朝统治初期,朱元璋为维护统治的稳定,便决定更改元朝的许多错误制度。在朱元璋的领导下,中原各地被划分为百万军户,而各个军户内部则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通过军屯制的帮助,明朝政府的经济压力得以有效缓解,同时,为西南地区屯堡人的聚集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

公元1381年,朱元璋命沐英等人率军30万出征云南地区,这段时期内,盘踞云南的仍为元朝时期的梁王,为彻底消除元朝势力对明朝的统治产生的威胁,朱元璋下定决心,势必要将当地的元朝余兵悉数铲除。

面对着30万明朝大军的到来,盘踞在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拒不投降,但沐英等人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云南曲靖,并带领大军直驱昆明。不久后,元梁王自缢而亡,其余盘踞在云南地区的元朝势力,皆降于明朝。得知这一消息后,朱元璋命令其余将领班师回朝,而沐英作为他最信任的将军,则始终坐镇云南,帮助他守卫边境地区的安宁。

古代社会中,西南边陲动荡无比,虽沐英勇猛无比,但仅凭其一人实力,完全无法控制整个局面。为保证云南地区的安定和谐,朱元璋下令所有攻打云南的士兵皆要留在云贵高原附近生活,为确保当地驻扎士兵不会产生怨言,朱元璋甚至将士兵留在中原地区的家人全部送入云贵山区之中。

通过这一政策的帮助,云贵地区的社会环境得以稳定发展,毕竟相比云贵地区的原住民,驻扎此地的士兵皆为明朝子民,对明朝国君的敬畏使其不会做出任何反叛之举,西南边陲驻地的动乱彻底平息。

按照古代社会中的命名方式,军队驻扎的地点称为“屯”,而移民所居住之地被称为“堡”。基于这一社会习俗,负责镇守西南边陲地区的百姓被称为屯堡人。据统计,当时留在云贵高原地区的屯堡人共有20余万。

在此后的600多年时间内,他们始终保留着明朝时期的社会风俗,并将屯堡文化流传下去。作为驻守边境的明朝百姓,屯堡人始终铭记着朱元璋的嘱托,避免一切动荡因素的出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省份的联系不断增强,曾经与世隔绝的屯堡人,无需再对边境地区的安全进行守卫,而他们的故事则被更多人熟知。现如今,通过我国有关部门的帮助,屯堡人已然参与到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并享受到新中国为其生活带来的改变。

相比我国中原地区的其他民族,屯堡人隐居贵州深山的过程中,曾遇到无数困难,但为完成朱元璋所留下的任务,他们代代相传,从未有过任何怨言。

时至今日,通过现代工具的帮助,许多屯堡人对拥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他们所遗留下的屯堡文化,为中国社会文化领域发展贡献巨大力量。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更多的屯堡人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利,并拥有更加稳定和谐的生存环境。

迅雷会员25天/4.5元,独享1天0.7元,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3年08月28日 02:46:29

 

随机账号密码机器码:
85AG99 ER69bj006J
77FC812ooI JQ79yj
46JT AU13wl24
93PJ536whM26t JY11pq427Fd
78VU07 GJ3
74LV831lmL XE03zi233Yzhs
15GL93 OF50ta31
42BB786 GZ09
00MF810eeL21g QR44uw189G
61FM605zxY24cn VY19io445Kz

Comments are closed.

会员登录关闭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关闭

小提示: 您的密码会通过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