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块“透明”的面板,挡在褚君浩院士的下半身。起初,观众还可以清晰看到院士的裤子,但是将这块材料稍稍旋转之后,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观众透过面板看到了他身后的舞台场景。 台下的观众发出一阵惊呼。“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手段。”中国科学...
一块“透明”的面板,挡在褚君浩院士的下半身。起初,观众还可以清晰看到院士的裤子,但是将这块材料稍稍旋转之后,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观众透过面板看到了他身后的舞台场景。
台下的观众发出一阵惊呼。“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说。“未来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将成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同样引发观众热议的还有一场冲锋衣面料的抗风性测试——15台马力巨大的吹风机,吹不动一层薄薄的面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苏春雷介绍,这种纳米纤维膜复合面料,已经被应用于制作2022年冬奥会滑雪运动员的保暖服。
10月28日,B站首次举办了一场以科学为主题的晚会。活动现场,观众们见到了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等九位中外科学界“顶流”。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巨擘与B站知识区UP主同台,共同展示了九场融合演讲与实验的硬核科学秀。
晚会最后,B站还首次对外公布了“哔哩哔哩2023年度五大科学焦点”,分别是:AIGC、室温超导、脑机接口、黑洞、可控核聚变。
新用户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B站,一直被认为是年轻人内容喜好的风向标。早在几年前,B站就曾被年轻人们戏称为“学习网站”,而在养成了“上B站学知识”的习惯后,科学科普类内容,更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B站的热门常客。
在这个营销号与民科怪力乱神的年代,大众其实比以往更渴求那些能带他们拨开迷雾、抵达事实的人。
过去一年,我们越来越频繁地发现,B站总是成为公共科学热点讨论最活跃的场域。许多时长并不算短的科普视频,反而最终能成为流通在各个社交私域或公域的通识内容,也有一批垂类知识UP主经由科学热点事件出圈,成为新一代年轻人追逐、信任的偶像。
而这,显然就是B站举办这场“超级科学晚”,并发布“年度五大科学焦点”的底气所在。
据“超级科学晚”活动现场的介绍,这份“2023年度五大科学焦点”,是基于过去一年B站用户在知识和科技品类的播放、投稿、互动综合数据评选而出的。
2023年,许多人通过B站第一次学习了AIGC这个词汇的含义,了解了“室温超导”的新进展,思考“脑机接口”对人类的意义,想象黑洞深处的画面,讨论可控核聚变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AIGC为例,2023年初开始,随着ChatGPT、文心一言、盘古气象等多个AIGC大模型的发布,大众对AI技术的好奇和热情空前高涨。B站不仅提供了科研工作者的专业科普内容,还有众多UP主通过有趣的跨界应用帮用户放飞想象力,看到了AI技术可以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2023年至今,B站AIGC相关视频播放量达90亿,播放时长达140亿分钟。
ChatGPT4发布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于建国(UP主@YJango),在B站发布了50分钟的科普长视频,获得了近300万播放。想学习更“硬核”AI知识的用户,可以跟随B站UP主、亚马逊资深首席科学家、斯坦福讲师李沐探索科技的奥秘。从AI领域论文精读,到动手使用AI技术,李沐成了无数用户的“互联网导师”,评论区中,用户互相答疑解惑的场景会让人误以为走进了大学课堂。
还有许多观众在B站看过的《弱智吧为何成为AI头号公敌》这条视频——UP主用“弱智吧”的奇怪问题测试每一类AIGC模型,掀起了一场万人围观的图灵测试狂欢,并收获了351万播放。
这条视频引发了B站社区中的一股风潮——每代GPT发布后,都有B站UP主积极测试GPT的最新功能,贡献出一个又一个既令人发笑又引人思考的视频。
不仅AIGC,2023年的现象级科学热点“室温超导”也引发了上万名科研工作者在B站科普理论知识及实验进展。对于这个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来自星星的何教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博士“毕导THU”等多位UP主第一时间发布了解读视频,帮助用户追上人类科技的前线。
现在,B站已累计入驻知识类UP主超300万,也是院士入驻最多的互联网平台,有645位科学家、学者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入驻。稚晖君、影视飓风等年轻、有才华的科技类UP主也不断涌现。在B站,观众们不仅能向科学家学习硬核的科技知识,还能通过深入浅出的科普视频,轻松迈过从0到1的门槛。
今年上半年,“B站播放时长最长内容是高等数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起热议。
很多人惊讶地发现,内容包罗万象的B站上,累计播放时长最长的竟然是大学数学课程,播放时长前10名的视频中,7条都是学习、知识相关内容。
继占领了知识内容的“高地”后,B站正大步迈向科技区。在崇尚快节奏、习惯碎片化的当下,静下心来观看一则20分钟以上的科普视频需要更强的驱动力和耐心。令人意外的是,虽然B站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但他们却打破了社会对于年轻人追求短暂刺激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了强大的求职欲、认真和耐心。
数据显示,B站新增用户平均年龄22岁,大部分为00后。科学和知识品类占用户搜索排名第2位,内容占B站播放量41%,00后将成为科学内容消费主力。
科技内容与知识内容有高度相似性,都需要专业、高质量的解读,这正是B站内容的壁垒。越来越多专业UP主的加入,已经证明了B站是最适合科学科普研究者向大众分享、普及科学知识及应用的平台。
2021年6月,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发布了第一条B站视频,快速收获了百万余粉丝,并且至今保持着稳定的更新;同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也成为了一名UP主,与青年分享科研精神并鼓励终身学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科学家纷纷化身为B站UP主,是对于B站社区氛围最有力的认可,他们在这里打破了象牙塔的围墙,走向了大众科普。
B站帮助许多年轻人满足求知欲,也见证了他们“从学生到专家”的历程。就在“超级科学晚”举办的这一天,拥有500多万粉丝的B站知识区UP主毕导也向粉丝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终于获得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从化学工程专业顺利毕业。
“每当我们用视频与大家交流科学中的快乐和美的时候,是我自己最满足的时刻。”毕导在视频的最后说。“能有这么多人聚在我们视频的评论区聊物理、聊化学,聊水花和sub(n,n,17),这已经是个奇迹了。”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B站科技区的UP主与观众们共证明了,除了脚踏实地的工作生活,这代年轻人也没有忘记仰望星空。年轻人有大量学习知识、追随前沿科技的需求,而且他们能把热情传递给更多人。
B站曾经成功打破过被各大卫视垄断多年的、对“跨年晚会”的定义,把“B站跨晚”做成了独一档的互联网IP。
这一次的“超级科学晚”,不仅前所未见地让前沿科学以实验秀的形式走到大众面前,也再度证明了这家公司具备把平台内容生态凝炼成一场晚会的IP制造能力。
这种IP效应是否能反哺平台,帮助B站持续站稳科学科技品类的内容高地,我们同样拭目以待。
哔哩哔哩大会员2.68元/月,6.88元/3个月,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3年11月02日 09:55:33
随机账号机器密码:
10UM600giZ85s XX63up190
47IM279poF10 GO41li117Lkz
96QE2 TC0
19VQ256p XP22kh28
29PT444hjY63j HE40mo0
11MV185dbP88x ID64it577Idcf
26YH617qa LM14k
12FI218meZ KN46
18XH624vvM01qo BW02wz
60RV22 TI74
12PC GK30nu034Tm
75OP273evR32tm ZE11re928Vt
74WK798 OC45sh932Uaqa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