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以打开才知道为卖点的盲盒消费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在高利润的吸引下,盲盒营销成为各路商家投资的风口并呈现出线上化的趋势。伴随而来的是各方对有关经营者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广泛质疑。 安徽合肥消费者程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2月6日凌晨,他在哔哩哔哩...
近年来,以打开才知道为卖点的盲盒消费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在高利润的吸引下,盲盒营销成为各路商家投资的风口并呈现出线上化的趋势。伴随而来的是各方对有关经营者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广泛质疑。
安徽合肥消费者程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2月6日凌晨,他在哔哩哔哩APP(以下简称为B站)会员购界面看到标价为319元的魔力赏商品,购买商品有机会抽中万元苹果手机(iPhone12Pro Max)。
页面显示该魔力赏商品共有15款产品,其中价值最低的为标价319元的普通无线耳机及游戏手柄,另外还有标价为1799元的欧皇款苹果Apple AirPods Pro无线蓝牙耳机,价值最高的是超神款,即标价10500元的iPhone12Pro Max苹果手机。
程先生花319元试了一下手气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竟一口气购买了95次,花费30305元,最后还是没抽中自己想要的超神款苹果手机。“95次是平台设置的每天购买次数的上限,想起来真有点儿害怕,如果没设上限,真不知道一时冲动会买多少次,花多少钱。”程先生说。
B站魔力赏玩法规定,预付定金完成后即可查看该订金订单的商品,如不喜欢该商品,可在魔力赏现货商品进入“盒柜”后的14日内、预售商品进入盒柜到货后的14日内申请取消该订金订单,平台将收取商品金额的20%作为违约金。
由于多次购买都没有获得心仪的苹果手机,程先生选择将全部抽中的魔力赏商品以原价的八折进行回收,直接“赔了”6061元。
程先生还向记者介绍,他以前也买过55次魔力赏商品,玩法差不多,不但没有抽到过“超神”款,甚至“欧皇”款商品也没抽到过。
程先生表示,冷静下来,他觉得B站魔力赏“抽奖”有问题。“我认为所谓的魔力赏玩法,与一般的盲盒玩法不完全相同,更像是抽奖,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冲动。而平台没有任何概率公示,也不显示每种奖品的剩余数量,简直就像网络赌博,容易造成消费者盲目冲动下单,最终导致消费金额远超于打算购买商品的实际价值的情况,给消费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程先生说。
成都消费者王先生也对B站魔力赏玩法提出质疑。他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有一次他本想购买魔力赏商品的“五发不重”(即一次性购买五次抽奖),结果提示所剩商品不足,无法连抽。“这个时候我又发现,每个商品都显示可以单独购买,两种情况互相矛盾,肯定有一种情况是假的,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
针对消费者对魔力赏玩法的质疑,记者询问了B站客服,对方回应称:魔力赏营销不属于有奖销售,它只是将线下盲盒购买升级为线上拆盲盒的商品购买形式,暂时无法提供概率,网友每次购买魔力赏商品都会随机买到一款产品。
记者再次咨询时,另外一名客服也回复称:魔力赏不属于付费抽奖,而是一般的购买商品。“消费者支付的款项是购买魔力赏商品,而不是抽奖的费用。平台与消费者形成的是买卖合同关系,消费者购买魔力赏商品时,平台交付标的物的内容是确定的,即该魔力赏系列中的其中一款,这与其他电商平台的‘随机发货’并无不同,所以魔力赏不存在公布概率的说法。”
安徽芜湖消费者周先生向记者反映了他的遭遇。2月14日,周先生在魔力赏盒柜选择发货商品时,不小心误将商品点成了回收,其中有3件价值3328元的商品被回收。
发现发货商品被误点“回收”后,周先生立即联系B站客服,但客服表示已经回收的商品无法恢复。周先生认为,在魔力赏的盒柜里无法将商品进行锁定,消费者如果误点“回收”,平台并不向消费者发送相关确认信息,很容易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在与客服进行了多次沟通后,客服表示,由于周先生是第一次出现误将商品进行回收的情况,可以返还1200元代金券。周先生咨询1200元代金券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对方称“涉及内部隐私”,不能透露。
周先生向记者表示,由于平台的不规范经营导致他受到损失,他无法接受客服提出的解决方案。
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芦云律师分析指出,选择对商品进行回收属于消费者违约,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如商家以显著方式对消费者进行了提醒,那么依据约定收取20%的违约金则并不违法。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则分析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通过网络等远程方式购买普通商品,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但魔力赏销售模式是以一种娱乐或游戏的形式,用一些所谓的高附加值商品诱导消费者下单购买,最后消费者因没买到心仪商品,白白付出20%的回收费用。“我认为,这是一种畸形消费方式。”陈音江道。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也对B站对实际上并未完成交易(未发货)的商品,抽取商品价值的20%作为违约金的做法提出质疑。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和社交网站上看到,不少家长投诉,未成年孩子使用家长的手机参与B站魔力赏“抽奖”,花费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向B站要求退费遭到拒绝。
湖北家长林先生反映,今年3月10日,12岁的孩子在一个小时内用家长的手机在B站多次充值购买魔力赏商品,累计金额高达4300多元。
江苏消费者陈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反映,今年3月13日,他在睡觉时,8岁的表妹用他的手机多次充值购买魔力赏商品,“一觉醒来,1000多元没了”。
广东消费者李女士反映,3月9日,她在做早餐时,儿子拿着她的手机打开了某短视频平台,看见哔哩哔哩平台魔力赏抽奖广告,用她的花呗支付参与了抽奖,一会儿的工夫,就花了几百元。“我认为这种抽奖涉嫌赌博,很容易让人上瘾,对没有自制力而且对于消费金额没有概念的未成年人来说,实在太可怕了。”李女士说。
针对记者上述调查情况,陈音江分析指出,盲盒营销活动表面上看是销售商品,其本质是让消费者花钱碰运气。运气好能抽中较高价值的商品,运气不好就只能抽到没有什么价值的商品。如果连抽奖的概率都不公示,意味着参与者连抽中的概率都不知道,这一方面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另一方面涉嫌用钱物做注来比输赢的赌博行为。“我认为这种营销活动的正当性应该受到质疑。” 陈音江说。
芦云律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分析指出,盲盒线上化营销模式中,如果商家不公布参与活动商品的剩余数量,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财产损失。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阮万锦分析则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关于抽奖活动的法律法规中,只有《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应当向购买者明示中奖概率。而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因此魔力赏营销方式不属于有奖销售的范畴,其不公示抽奖概率的做法并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这种合同的销售方式中存在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还需要监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则进行规范和禁止。”
“在回收盲盒时,商家应当诚信经营,尽到充分的提示义务,确保消费者的回收请求是出于其真实意愿,如果商家在未尽到提示确认义务的情况下直接回收,则会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阮万锦说。
陈音江表示,商家应该摒弃低级趣味或猎奇投机的营销思维,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们在购买盲盒时也应保持理性,切勿抱着赌徒心态,避免踏入消费陷阱”。(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哔哩哔哩大会员2.68元/月,6.88元/3个月,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4年09月10日 09:58:41
随机账号机器密码:
15RR141asO04 BZ89
93RR600smI7 YI56at453Iql
00GY AS70ha822I
83GK67 OW21yp98
97SG686eoC34 DA1
88BE358ehM38nj IZ29xc
66ZA757ayF BS60
91VD615qnF VF39p
24IT355yc IN45xc77
26ZV821pdM QL93zr387
78VE262umO3 NU16pz340O
13IH953meK25 EX25kn343Qyqz
07UP476o FG6
54XB97 IJ02ub286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