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加入吗?

2022-01-12 17:59 作者: 来源: 本站 浏览: 我要评论2022年互联网行业还值得加入吗?已关闭评论 字号:

摘要: 去年年底,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公司选择裁员,而不是降薪》。里面立了一个flag,讨论一下: 也有实习生和我说:「我的导师说互联网不行了,要被打压了。还是去做老师比较好。」 我是2018年杀入的互联网行业,当时充满信心希望打破35岁焦虑,然后经历了半年的努力和...

去年年底,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公司选择裁员,而不是降薪》。里面立了一个flag,讨论一下:

也有实习生和我说:「我的导师说互联网不行了,要被打压了。还是去做老师比较好。」

我是2018年杀入的互联网行业,当时充满信心希望打破35岁焦虑,然后经历了半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把项目干黄了。

2018年年底,互联网寒冬来袭,当时还写了一篇关于寒冬的思考,洋洋洒洒上万字,希望从自己的失败中找出一些可以吸取的教训。

之后,我经常对朋友开玩笑说:我2018年加入互联网的行为,和49年加入国军,02年爱上国足属于一个层级的。

但有一会被一位老同事反问:如果重来一次,你知道项目半年后会黄,你还会离开外企,加入互联网吗?

如果放在2018年年底那会儿的我,肯定不会离开外企,而且会在外企看互联网的笑话,并自我标榜高瞻远瞩,早就看到了互联网的风险。

如果是现在的我,我还是会坚决离开,因为这两三年过后,我在互联网学到的东西、收获的资源以及赚到的钱,都是远超我在咨询公司的收获。

回归到问题本身,我认为2022年互联网行业依然值得加入,我甚至会考虑逢低买入一些互联网企业的股票。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强调一下,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我的专长在人力资源领域,不是股票投资领域)

如今,在上海,中小学教师如今也很卷啊。我认识上海部分名校的老师,居然效仿互联网行业,搞起了776,早上7点就要到校的老师,晚上7-8点才能下班,而且周六必须去学校集体备课……

互联网行业内卷,这的确不假。但是互联网行业,在今天依然是最有钱途的行业。

比如大家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那我们的确看到了海量投资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除了知名公司特斯拉,小鹏汽车、蔚来之外,如今传统企业都在转型电动车,就连手机厂商小米都开始造车了。

在美世最近一次调研里,2022年唯一一个被预测年度涨薪在7%以上的行业,就是互联网行业。

不仅如此,很多互联网公司依然保持着一年两次调薪,甚至多次调薪的机制,来激励团队。

教师行业是解放军吗?看起来高薪的教师都在深圳,我一个小伙伴刚去那里做老师,据说年薪40万,而深圳招聘老师的标准已经卷到博士了。

对于互联网人来说,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依然是在最赚钱最有前途,最愿意为人才付薪的行业。

再说生存环境,如果你进入的是一家企业文化还算靠谱的大厂,如果你跟的上司是个正常人,你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在互联网依然是能够凭本事涨薪,凭本事升职的。

去年年初有一个大学生进入某银行后,聚餐谢绝了领导的敬酒,结果被一帮同事追着打。

这就是金融行业的现状(至少是部分现状),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你要赚钱,就得跪着。

举个例子,你一个普通业务员,需要揽储1个亿,客户凭什么要把钱存在你的银行?是因为你的银行有啥其他银行没有的竞争优势吗?

再说一个最近的新闻,也是看得我哭笑不得。证券公司一个员工,研究生学历,为了争取完成业绩,帮客户考研代考,被抓起来了。

而在互联网大厂,你会发现,就算是实习生,你都可以直接给公司创始人和CEO发微信,甚至狂甩18个感叹号要他们响应你的号召,还可以把和他们的聊天截图发到大群里拉一波流量,也没人会对你咋样。

从年中的在线教育雪崩,到之后的社区团购裁员潮,再到游戏行业裁员,然后年终爆发,字节、快手百度爱奇艺,以及滴滴都在裁员。

如果你是一个互联网局外人,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我能够理解你的体会,到处都是风声鹤唳,连大厂都活不好了,为什么我要进入互联网行业呢?

逻辑很简单,如今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学习了之前阿里的271玩法——20%的高绩效员工,70%的普通员工,以及10%的淘汰员工。

一年到头了,你的工作没有起色。趁着年终盘点的机会(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盘点一般从9-10月就开始了),送走一波。

大厂规模大,如今即使是优化5%,也是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波人才,员工肯定有反应,而媒体会放大这种反馈。

受害者往往是低绩效员工,企业第一步是通过打低绩效把人往外推,打低绩效没有奖金,还可以用PIP(全称是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制定专门的绩效改进方案,这些对员工来说都是很难熬的,很容易打退堂鼓。

顾名思义,公司不看好未来成长空间,做成本控制。未来市场发展不好,企业预知日子不好过,需要控制成本,重新审视团队,不要太臃肿。

字节下半年在商业化团队搞的去肥增瘦,就是典型。2021年年景不好,很多大企业,也就是广告的金主爸爸们都遇到了问题,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线教育、游戏行业,都在收缩广告投入。字节预感收入不太行了,搞一波裁员,控制成本。

这种情况,是外企常规操作。我在之前写过《外企衰落11周年祭》就讲过:08年的时候,金融海啸来袭,Randstad也裁员,当时总经理做了应急方案,每个部门都要裁掉至少一个人。

这个时候最倒霉的往往刚入职的员工和职场新人,大家知道公司HC控制,未来短期不会招人了,所以手里要留最有经验的人。而刚刚入职的人因为还在试用期,没有裁员成本,往往也会中招。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互联网行业,公司年头推进了好几个新项目,每个项目可能少的几十人,多的上百人。

到了年底一看,完犊子,项目都没做出来,管理层坐下来一合计:不行,这些项目太烧钱了。放弃。

典型案例就是字节跳动的大力教育和滴滴的橙心优选,2020年还拼命加码招人,滴滴喊着发力社区团购,字节更是喊出要招3万人做教育。

百度年底的裁员也是如此,主要裁掉的是游戏业务的团队。说白了,百度游戏本来就不盈利,加上政策管控更加严格,百度的放弃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这种裁员,对公司整体影响不大,放弃了大力教育,抖音照样活得滋润。就相当于切掉了个阑尾或者扁桃体,人体其他功能照旧。

但对于这个部门的职场新人来说,往往是深坑,以为自己加入了大厂,前途光明,但没到半年就被裁员,试用期都没过,拿到赔偿也难在年底找工作,拿不到赔偿也很难维权。

所以,我经常和应届生说,要去字节可以的,去抖音,去今日头条,去飞书都行,别去大力教育。创新业务一旦下马,就是整个团队都干掉。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一定是出现了严重问题。不到万不得已,大部分公司不会对自己这么狠。

都说是资本无情,裁员的时候,老上司干掉老下属,也很难看的,大家这么多年风风雨雨过来,互联网也算是江湖,如果有的选,大部分公司不会选择这种玩法。

这个时候受害者就是所有人了,无论你是什么岗位,都可能挨刀。纵观这几个月的裁员,能到这个级别的裁员,主要是爱奇艺和蘑菇街。

爱奇艺所在的是视频赛道,一个非常烧钱的赛道,而经过多年的战争,依然没有打出一个赢家来,剩下的对手里,腾讯视频背靠鹅厂,优酷背靠阿里,都有金主爸爸,而爱奇艺早已脱离百度,孤军奋战许久。

原先爱奇艺想学的是Netflix,可惜没学成,既没有持续生产精品内容的实力,也没有打败竞争对手的办法,这些年长视频的市场还被短视频(抖音快手)和中视频(B站)抢走很多。

你回到老家,参与家庭聚会,碰到你的七大舅八大姑,他们问你在做什么?你弱弱的回复一句,在一家互联网内容社区,做针对创作者分层的产品经理。

对于大舅和大姑们,他们既不知道什么叫内容社区,什么叫产品经理,什么叫创作者分层。他们只听说到了互联网,于是一个大舅犹豫了一下,分享了他在「互联网」这个话题下仅有的信息:

这种态度的展示,我不认识是观点,而是口嗨。真正的观点,应该是Insight(洞察),有数据、有案例,以及合理的逻辑。

确实,从2021年来看,无论是无力继续砸钱的长视频平台;还是收到监管打击的K12在线教育、游戏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以及被反垄断吊打的头部大厂们,都遇到了问题。

但互联网大厂依然是收入最高的地方,依然是最愿意为人才投入的地方,依然是最有资源改变世界的地方。

是的,互联网肯定过了黄金年代,像2012-16年之间的高速增长,不会有了。

不少赚到钱的互联网从业者其实是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如今这个红利已经消耗殆尽。事实上从2017-18年,互联网进入流量下半场开始,已经没有容易赚的钱的。

在线教育死于政策转向,而游戏也受到监管的压力,甚至很多大厂在监管之下放弃了大小周的工作制(当然这事监管得太棒了)。

他们传递观点的目的可能是展现自己的价值,可能是要赚你的钱,也可能是出于关心你,也可能是单纯想找点共同话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瞎说职场”(ID:HRInsight),作者:SeanYe,36氪经授权发布。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家完全可以用第一性原则将咖啡需求回归到最核心的功能性上,从而线

优酷会员5.9元/月,8.9元/2个月,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2年01月12日 17:59:03

 

随机账号机器密码:
41VQ870fxT36hi PW67gz2
05KZ43 GO24ge
51ZJ795 GD95vd237Iz
55XD VU60d
88ZG430hqD74 DC17xd154C
94QD3 AP27va504S
36GB0 BU77xc

Comments are closed.

会员登录关闭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关闭

小提示: 您的密码会通过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