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2023-03-15 10:27 作者: 来源: 本站 浏览: 我要评论CMF: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已关闭评论 字号:

摘要: 在哪五大结构性因素推动下,中国中长期消费会涌现出一批万亿级增长点?扩内需从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的逻辑是什么?2023 年我国宏观经济有哪些特点?CMF 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热点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

在哪五大结构性因素推动下,中国中长期消费会涌现出一批万亿级增长点?扩内需从投资拉动到消费拉动的逻辑是什么?2023 年我国宏观经济有哪些特点?CMF 扩大内需战略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热点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和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等多位嘉宾带来观点分享,以下是嘉宾部分观点,扫码即可回看全部会议内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解读到,从中长期来看,未来消费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也会成为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消费率中长期将稳定在 60% 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会超过 60%。所以,这是从 十四五 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来讲,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态势。在中长期消费增长过程中,核心不是传统消费的扩大,而是结构升级,结构升级的核心标志就是未来服务业服务消费会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增量的来源,当然商品消费的提质升级也是未来比较大的一个趋势。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耐用品消费方面仍然有比较大的空间,传统食物消费也有非常重要的提质空间。所以,消费从中长期来看,增长动力、增长空间巨大。而且进入高收入阶段或者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有五个非常大的结构性因素也会支撑中国消费孕育出新的增长极。比如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现在中等收入群体只占我国人口近 1/3 的比重,但对消费的贡献是 50%。按照 十四五 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要求来讲,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也是一个关键增长期,如果能够达到 50%,对整个消费特别是提质消费的贡献率会进一步增长,还有大量的改善型需求。人口结构变化,新出现的银发群体、年轻人口还有家庭规模小型化,也会孕育出一系列的新消费市场;城市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和重塑消费增长空间,比如改善性住房需求;特别是数字技术赋能和绿色发展也会出现大量的创新型新产品、新消费模式和新消费场景。未来中长期,五大结构性因素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有着巨大支撑作用,这也是未来实现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相结合的非常重要的着力点。

在这五大结构性因素推动下,中国中长期的消费也会涌现出一批万亿级增长点,包括消费自身的增长以及它所带动的大量投资的增长。包括制造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城市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都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撑。在新发展阶段,新的消费会推动新产业、新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的拓展,当然它也需要新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制度环境的支撑,来形成非常强大的规模市场和国内循环。

从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要求看,2023 年消费市场企稳回升对于当年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关键的。目前大多数预测都稳定在 6-7%,也有更加乐观的。但还是有一些不确定性,在未来消费市场的恢复过程中,从 2023 年和更加中长期来讲,也需要在政策上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举措。我个人认为,结合现在的形势,要注重长短结合,供需双侧发力,打好促消费的 组合拳 。

从短期看,财税金融政策需要更好的发力,在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加强中低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促进消费置换升级方面,以及促进创新,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品质包括促进服务消费供给双侧发力方面都需要更好的发挥财税和金融政策的支持。比如,服务消费供给双侧发力,关键是要给服务性小微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消费券更要向线下实体消费服务消费的恢复更多着力。在促进置换升级方面,通过消费券、发放消费补贴、减免相关的消费税、汽车购置税来更好的激发汽车、住房等置换升级。财税金融政策还是有相当大的发力空间,这也是体现把消费放在经济恢复和扩大首位的关键措施。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到,我们现在随着外需走弱,内需显得更加重要。今年从 1-2 月份的数据看,出口增长比预期要好。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下行,中国出口增速今年有可能是负增长,前两年都是高增长,这对于扩内需显得非常迫切。

内需主要是两项:投资和消费。我国的扩内需在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当然消费占比肯定是超过投资的。但是中国的三驾马车,按照支出法计算的 GDP,投资基本形成它在 GDP 中占比 40% 以上,最近几年又出现了快速上升。全球投资资本形成对 GDP 贡献大概在 20% 多一点,所以,投资对中国 GDP 贡献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显然,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扩内需在过去更多表现为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一个外向型,出口导向的、以投资拉动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但这种模式现在面临多种挑战和压力。

在投资拉动中,一是制造业占比最高,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比重达到 30%,今后如果再要上去也有点难度;二是房地产投资通常在基建投资中占比 25% 左右,房地产去年开发投资增速是 -10%,这非常少见。我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已经进入到一个下行周期。因为已经持续二十多年的上行周期,现在进入到下行周期,这块的投资需求也会下降;三是去年基建投资增长接近 10%,对稳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但问题是基建投资回报率在近些年来持续下行。2023 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的额度比 2022 年持续上升了 3.8 万亿,但是好项目越来越少,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基建投资也很难拉动,这就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扩内需所面临的挑战。这是长期形成的,我认为没有一个盈利模式可以一劳永逸,到了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现在扩内需,要把消费放在优先位置,有很多举措,多渠道来增加居民收入,这些都是好的。在提供消费场景、便利性、刺激消费,比如对大宗消费进行优惠等等,供给侧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关键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这恐怕是未来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 2021 年 -2022 年连续两年都提到 三重压力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所以,消费,一方面是受到需求收缩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预期转弱、信心偏弱的压力,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分享到,从实现性、从难度来看,我们研究团队认为,今年经济增长实现 5% 目标并不难。因为在去年比较低的基础上,今年定出 5% 的目标,两年复合增长率是 4% 的速度,所以,今年定 5% 的目标不难。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今年会有更大的超出预期、过度的政策来刺激增长和稳增长,我认为这种概率不大。所以 5% 的目标是非常温和的增长目标。

从年初几个月的情况看,的确疫情比原来预想的结束要早和快,消费复苏比预期来得快和早,出口也是略好于之前的预期。其实,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短期经济恢复的情况确实部分实现了 开门红 。当然比过去正常年份的速度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比两个月之前市场人士和一些机构对今年经济形势的判断看,还是有超预期的表现。之前市场对 强政策预期、弱经济现实 的判断目前正在收敛和转化,对政策预期正在降温,对经济恢复的现实越来越充满信心。所以,整体看今年开门经济复苏状态确实好于预期。

今年 2023 年经济有四个特点:一是温和复苏,刚才我们讲到 5% 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是着眼于短期的增长目标和更长期目标结构升级、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二者均衡。所以,5% 的目标是比较温和、比较实事求是的目标;二是全年增长主要靠内生动力的修复,内生动力主要是指消费修复,我们预测今年中国消费能够达到 7% 左右的增速。在去年的基数上今年达到 7% 概率是比较大的。今年只要靠内生动力修复,靠消费等等内生动力,如果达到 7%,全年达到 5%GDP 增长的概率就很大,或者有上调实际增长速度的一种趋势。最近看到相关机构纷纷上调了全年中国 GDP 增长速度,也反映了消费超预期恢复的实际情况。

三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休养生息的一年,过去受到内外部冲击,预期转弱的背景下需要时间来修正和改善,所以,今年是经济缓慢恢复的一年。实际上是给中长期中国产业升级和安全发展的目标积累动力,今年产业升级和安全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发展过程中,很多结构性问题和结构性风险也是缓慢释放。通过这种风险释放,中国经济通过短痛的形式实现长期的升级;四是中国今年是无通胀经济复苏,海外经济形势去年是滞胀局面,今年虽然有所缓和,但很难恢复到过去 2% 左右的低通胀时代。中国去年就已经和全球滞胀局面相隔离,今年由于粮价、猪肉价格基本稳定,再加上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业门类非常齐全,不受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影响,所以,今年中国仍然没有通胀的局面,中国今年是一个无通胀经济复苏。

总体看,今年是温和复苏。明年随着外围经济,包括美国经济能否启动新一轮向上周期,如果有会带动中国出口,中国内需在政策上加一把劲,明年内外部需求共振向上,有可能明年经济会比今年更好一些,所以,明年经济也是非常值得期待。总体来讲我们从 5% 的目标说起,实际上 5% 的目标是非常温和的目标,给未来长期目标的实现在积蓄力量和奠定基础。

迅雷会员25天/4.5元,独享1天0.7元,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3年03月15日 10:27:06

 

随机账号密码机器码:
11AJ141syV99 PQ99oe162Xnno3
46N OZ72xl583
24XK132 WU96hs881Jmzj1
34JP126qcU09 AW07s
44WI691 RP92na900K
42WO9 DE60sk
61ZX635n HA41ph989C
11SR519fbQ CH53zv
14QL354iqO EF97yp664U
31WF892fhY8 AJ92p

Comments are closed.

会员登录关闭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关闭

小提示: 您的密码会通过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