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评价“有仙气”的朱权多次挑战皇帝底线竟活到七十岁

2023-05-26 20:12 作者: 来源: 本站 浏览: 我要评论被朱元璋评价“有仙气”的朱权多次挑战皇帝底线竟活到七十岁已关闭评论 字号:

摘要: 朱权,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一日,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天资聪慧而早熟,很小时便自称“大明奇士”。他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道家之书特别爱看,因而深为朱元璋所钟爱。朱元璋曾高兴地称道:“此儿有仙气”。 朱权十三岁时被封为宁王,十五岁时进驻...

朱权,生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五月一日,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天资聪慧而早熟,很小时便自称“大明奇士”。他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道家之书特别爱看,因而深为朱元璋所钟爱。朱元璋曾高兴地称道:“此儿有仙气”。

朱权十三岁时被封为宁王,十五岁时进驻以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为中心的封国。其封国东邻辽东,西接宣府,南连北平北及沙漠,地域广阔,是明初北方边境上的要地。那里原来一直是由元功宿将领兵守卫,由于朱元璋对他们猜忌甚深,并大兴党狱。到洪武二十八年以后,他们已被杀戮殆尽,所以朱权到大宁后不久,便独立地担负起边境的军事防御重任。

每年秋天,他会同晋、燕、辽、谷、代、秦、庆、肃八王出师塞外,驰骋于漫长的边防线上,准备随时消灭来犯之敌。朱权和此八王均拥有重兵。按明制,亲王府设三护卫军,而当时的军制规定,一卫有兵五千六百人,因此,每个亲王拥兵约有一万六千余人。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护卫军的实际人数往往因藩国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大小不同而多寡不等。朱权的封国地广势险,加上他受到朱元璋的宠爱,自然是诸王中拥兵最众者之一。

朱权不仅握有很大的实权,而且他自己又是诸王中最有谋略的人。洪武二十九年二月,边塞上发现有脱落的车辐,朱权分析这可能是蒙古骑兵遗下的,于是禀报朱元璋,言恐有蒙古犯边之患。朱元璋遂命燕王朱棣选拔精锐骑兵赴大宁,沿潢河(今沙拉木伦河)两岸侦察敌情。

不久,朱棣所部果然在彻彻儿山发现蒙古骑兵当即出其不意地消灭敌军几十人,并乘胜追击至元良哈秃城,再败敌军后班师。明军这次深入塞北,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残余势力,以致后来一个时期内,北方边境无烽火。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蒙古势力在明朝北方边境上虚张声势,偶尔向明朝边军挑衅。这时朱元璋病危,他预感自己将不久人世,遂命边军将领率兵随燕王备御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一切号令听他节制,又令其他亲王严守边防,不可轻易出战。

不久,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元建文。当时朱允炆感到诸王势力太大,他们均以其叔父自居,根本未将这位仁柔寡断、缺乏经验的年轻皇帝放在眼里。他们凭借手中握有重兵,言多不逊,行多不法,尤其是燕王朱棣早就在暗中搜罗异人术士、招兵买马,蓄谋夺取皇位。

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朱允炆的统治地位。于是朱允炆登基后,即与其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决定削藩。朱允炆首先借起草与颁布朱元璋遗诏之便下令:“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再次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

接着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借故削废周、湘、齐、代、岷五王。朱棣眼看也要遭此厄运了,遂于同年七月先发制人,指斥齐泰、黄子澄为奸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取了北平周围的一些军事重镇。在与南军作战的同时,朱棣又准备谋取处于北平东北方的大宁诸军。虽然他与朱权关系密切,感情较深,但对朱权仍不放心,隐约觉得朱权是他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他对大宁诸军垂涎欲滴,因此他刚起兵时即与属官商议谋取大宁之事,朱棣说:“我曾巡视塞上,见大宁诸军憬悍。我若获得大宁,切断辽东与内地的联系,再取用边境骑兵助战,则大功告成了。”

这时,朝廷正密切注视朱棣和朱权的动向,害怕他们联合起来反抗朝廷,构成对朝廷更大的军事威胁,带给天下更大的动乱。八月,朱允炆遂召朱权回南京,以便控制他。朱权明了朱允炆此举之用意,但他不愿自投罗网,重蹈周、齐等亲王的覆辙,自然对朱允炆的命令未予理睬。他的护卫兵因之被朱允炆削除。

朱棣闻悉,欣喜若狂地说:“此天助我也,取得大宁已是必然!”旋即驰书朱权,诉说自己已陷于穷蹙不能为战的境地,请宁王起草一份调解书为他纾难。十月,南军围攻北平。朱棣在做好守御部署之后,挥师东进至东平(今河北卢龙县),转而抄山路北上,日夜兼程,直趋大宁。

当时大宁驻军基本上都被调往由大宁通往内地的门户松亭关,大宁仅留有坐削的宁王三护卫,守备空虚,朱棣因之轻易地将城攻克屯守松。亭关的大宁诸军闻讯来救,中途因中朱棣反间计,兵变降燕。

然后朱棣在城郊把军队隐蔽起来,单骑入城。他一见朱权,便执其手号啕大哭,谎称自己起兵是迫于无奈,并煞有介事地求援道:“北平现危在旦夕,弟若不表奏调解,我则死矣!”朱权信以为真,遂替他草表以谢罪,并请朝廷赦免他。

朱棣在那里居住七天,朱权与他情谊甚洽,款待甚周无丝毫戒备之心。而就在这七天里,朱棣的亲信按原计划潜入城内,暗中厚赂朵颜、泰宁、福余三卫将士,与他们约定起事。在一切部署就绪之后,朱棣即向朱权辞行。当朱权送他到郊外为其饯行时,预先埋伏在那里的燕兵忽然跃起,如瓮中捉鳖似地缚住朱权,接着三卫将士一呼毕集。这样,朱权在朱棣的挟持下,带着家眷到了北平。

为了利用朱权,朱棣在自己的牙帐内设置二榻,表面上让朱权和他平起平坐,共同接受军中启事。他还向朱权许诺:“靖难事成,我们平分天下”。也许是过去与朱棣感情较深之故,朱权这次又对朱棣的话信以为真。他常为朱棣出谋划策,草檄传谕,制造舆论。加上大宁诸军特别是朵颜三卫的降服,朱棣如虎添翼,锐不可挡。

由于朱元璋曾滥杀功臣,这时朱允炆已无将可使。经过三年多的较量,朱棣终于取胜。当朱权与朱棣以胜利者姿杰进人南京同登上城楼时,朱权发现那里仅置一榻,至此方知受骗后悔不迭。于是在朱棣登临皇帝宝座、群臣欢呼“万岁时,朱权佯装中风,拒往朝贺。

朱棣以藩王起兵篡夺帝位,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朱棣深知藩王权重对皇权所造成的威胁,所以必须削减藩王的权势。为了掩人耳目,他采取欲夺先予的策略,在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恢复了几位被朱允炆削废的藩王爵位,但不久又借故削除他们的护卫军,甚至废某些藩王为庶人。

朱权因才智过人,实力雄厚,便成为朱棣所打击的重点对象。在朱棣即位的当月,朱权向朱棣申请改封苏州,朱棣以其地属京畿而未允。朱权便乞封杭州,朱棣则建议他于建宁(今福建建瓯县)重庆、荆州(今湖北江陵县)和东昌(今山东聊城县)四地中择一处为封国。

朱权对朱棣再三使他失望感到愤懑,他自恃有助靖难之功,遂出令旗,命宁王府文武吏士僧道,赴其所欲之地。朱棣对他如此我行我素十分恼怒。朱权也因朱棣发脾气而感到不安,遂弃下王府官兵,径直奔向南昌。一到那里,他便称病不起。朱棣无奈,在这年二月改封朱权于南昌,并令以原江西布政司公署为王邸减其护卫、禄米及仪仗各半。

尽管如此,朱棣仍对朱权不放心。他曾派祭酒胡俨察看朱权。朱权一见胡俨,即出语:“京中柴米近如何?胡俨答曰:“但闻天子圣恩多。”语似警谕。事后朱棣特地书谕朱权,以后不得这样出言不逊,朱权的嚣张气焰因此稍有收敛。

后来朱权被人告有“巫蛊诽谤”罪,经朱棣遣密探侦查,此事终因未找着证据而作罢。从此朱权隐匿韬晦,专门建造了一幢雅致美观的房屋,在内养花栽竹,鼓琴读书,遣兴自娱,终永乐之世平安无事。

洪熙、宣德年间(1425、1426-1435年),朝廷稍更前代之制优礼诸藩法禁稍弛。朱权自视为当时皇帝的长辈,以为畅行所欲的时候到了,便于洪熙时上书明仁宗朱高炽,称南昌非其封国,请求改封。朱高炽答书日:“南昌,叔父受于皇考二十余年,不是封国那是什么?”结果未允其所请。

宣德初朱权又上书申请能在其封国内选用民间淑女,虽然未被明宣宗朱瞻基答应,但获得了朱瞻基赐给的八十四名女子。在朝廷这种优礼藩王的政策影响下,朱权又渐变得骄逸不法起来。他曾为了欢度元旦,竟令江西地方官身著朝服,在铁树观练习用天子仪仗向他恭贺新年。后被人告发,朱瞻基念他是叔祖,不便惩罚,遂以宁王府长史王坚做了替罪羊。

和皇位继承制一样明代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余子封镇国将军、孙封辅国将军、曾孙封奉国将军、四世孙封镇国中尉五世孙封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均封奉国中尉。郡王以上不列爵品,自镇国将军为从一品始,递降至奉国中尉为正四品而止,朝廷按其品级拨给相应的禄米额。宣德初,朝廷重议宗室将军的禄米视品而定。

朱权认为宗室子孙皆祖宗一气之分,太祖时未有品级,至今乃定品级,遂于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上奏提出:“宗室将军不应以禄米定品级。同时要求朝廷赦免早在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因叛乱失败而被俘的汉王朱高煦。奏章用词多忿戾。朱瞻基阅后,发现朱权此举与朱高煦曾经论郡王诰敕的做法有惊人的相似处,因而颇为不悦。

朱高煦是朱棣第二子,早在洪熙时便图谋不轨,宣德元年他欺朱瞻基年少新立,无视祖制,妄称当时朝廷重申的郡王诰敕非洪武时所颁布,指责这是擅改旧制,尔后竟举兵叛乱。朱瞻基对此记忆犹新,为此感到朱权提出的问题是别有用心,于是复书朱权,正告他郡王子孙自镇国将军至奉国中尉递有品级之制详裁于洪武初编的《祖训录》中,指出朱高煦身陷囹圄是他罪有应得,“令叔祖乞为赦免,宗庙神灵,监临在上,难道您是以为他受了冤屈而忿恨不平?”

朱瞻基又借大臣“王意不在品级,大概是以此为名,不然他为何至今才将宣德元年八月之事提出来评论一番呢”等言语,向朱权晓以祸福,说如再不自重,引起朝野议论纷纷,届时“朕虽欲保全叔祖也是不行的了!”就在朱权接悉朱瞻基这封答书之际,从南京传来了朱高煦伏法的消息,朱权惶恐不安,感到大难临头,旋即上书谢过表示悔过自新,因而最终为朱瞻基所宽宥。

朱权经过这几次碰壁,加上年事渐高,从此对政治心灰意懒,转而潜心钻研学问时常与墨客骚人相往来。他以前骄纵不法,得罪了不少人,这时地方上有些官吏借朝廷遏抑藩王权势的政策之便,乘机向他炫耀自己的权威,但他忍辱不与计较。

正统十三年(1448年)九月十五日,七十岁的朱权静静地离开了人间,被葬于南昌钟陵山。明英宗朱祁镇以其为“彬彬博雅君子而赐谥“献”。若就朱权的晚节而言,这个评价当不失为公允。

迅雷会员25天/4.5元,独享1天0.7元,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3年05月26日 20:11:50

 

随机账号密码机器码:
80DB312zyD36wz VV48ac814Grjv
90QH US46r
46T WF7
18RY367tqL6 BH75
69TV508eaE0 CM12ti813Izie
87EY112vm SQ84jk267Uf
50KO998t ZY03su993Mfy
82BF954 WB95km715Gjs
06RZ603adY5 IL89jk962Pq
41GH936khM47rd VQ02al
81ZA629gfW45l VG07

Comments are closed.

会员登录关闭

记住我 忘记密码

注册会员关闭

小提示: 您的密码会通过填写的"电子邮箱"发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