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互鉴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那些与世隔绝、缺乏外界刺激的民族,多半停滞不前。 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有第一等的襟抱,有第一等的眼光,有第一等的学识,才有第一等的智识,才有第一等的远见,才有第一等的历史成就。 要...
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互鉴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那些与世隔绝、缺乏外界刺激的民族,多半停滞不前。
这是不言而喻的常识:有第一等的襟抱,有第一等的眼光,有第一等的学识,才有第一等的智识,才有第一等的远见,才有第一等的历史成就。
要拥有智识真知,首先得有基本知识认知。问一个问题:你知道“兀兴腾”是谁吗?是早期北方少数民族汉译名字?不对,它其实是“华盛顿”。“兀兴腾”之译名,始于先贤徐继畬。
徐继畬,字松龛,山西五台县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地理学家。美国学者德雷克著有《徐继畬及其〈瀛寰志略〉》一书,他称徐继畬为“东方的伽利略”。
生于1795年的徐继畬,和生于1794年的魏源相差一岁,是同时代人。在1840年到1861年之间,中国人写成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共有22种,影响最大的就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瀛寰志略》的初稿是《瀛寰考略》,手写文本,手绘地图,殊为不易。《瀛寰考略》问世于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比《海国图志》50卷本迟两年;完备的《瀛寰志略》在1848年出版,比《海国图志》100卷本早4年,所以前者有大量内容被后者所辑录。
瀛,瀛海;寰,寰宇。瀛寰者,广阔无垠的大千世界也。在封闭时代,有识之士一定会向往外面的大千世界。徐继畬其实也不懂外语,他了解瀛寰、进行写作,是访谈与研究相结合,首个访谈的重要对象,是美国最早来华的传教士雅裨理。1844年1月27日,时任福建布政使的徐继畬,和雅裨理在厦门首次见面,于是有了历史性的访谈,徐继畬始知美国的共和政体和总统华盛顿。
在《瀛寰考略》手稿本中,他将Washington之名译为“兀兴腾”,诸如“兀兴腾既得米利坚之地”,“兀兴腾,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等。
“兀兴腾”是个别扭的译名。彼时各人翻译五花八门,有瓦声顿、瓦升墩、瓦乘敦、洼申顿、漥性吞等,不一而足。到了1848年《瀛寰志略》出版时,徐继畬已将“兀兴腾”全部改为“华盛顿”,这就是一种进步的侧影。
以蠡测海,管中窥豹。从无知到有知,从知其一到知其二,我们看到了徐继畬进步的追求和追求的进步。在《瀛寰考略》中,徐继畬指称西方国家时,沿袭“旧制”,用的都是鄙称“夷”字,书中反复出现;而在《瀛寰志略》中,就不再使用这一叫法,“夷”字全删,这也是对“天朝上国”“华夷观念”的一个突破。《瀛寰志略》涉及欧美的许多名词的翻译,沿用至今;其中译撰的“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一语,成为今译“美利坚合众国”之由来。
名称背后是实质。一边是专制皇帝“传之世乃至千万世”的体制,一边是“不僭位号,不传子孙”的体制,孰优孰劣,知而能辨。《瀛寰志略》记载了当时世界以民主政体为主导的各类政体,宣扬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和价值理念,称美国“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认为把人民与政府有效地联系在一起的代议制是欧美强大的本源,从而在东方专制大国的至暗时刻点燃了幽微的民主烛光。
后来的事众所周知:1853年(咸丰三年),徐继畬《瀛寰志略》中称颂华盛顿和美国的两段话,被辑录刻为汉字石碑,由宁波府赠送美国,嵌于著名的地标建筑华盛顿纪念碑内壁高处,成为中美早期友好关系的里程碑。1868年,73岁的徐继畬接受由驻华公使蒲安臣代表美国总统赠送的一幅华盛顿画像。
世界一定多元,文明最需互鉴。“人类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有可接近性,能相互影响。”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互鉴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那些与世隔绝、缺乏外界刺激的民族,多半停滞不前。”识见非凡的徐继畬,就是突破“与世隔绝”、开辟鸿蒙的“接近者”。(作者系文化学者)
迅雷会员25天/4.5元,独享1天0.7元,请点本站上边链接购买
2021年11月23日 15:25:23
随机账号密码机器码:
71LO062nnT TY10dt359Tju
47EH765s SV95qo665N
68JH NY98ir8
54Y LR73lv36
58GG273jg GZ68db8
99TN292pdK5 IQ80db881S
会员登录关闭
注册会员关闭